栏目分类
PRODUCT CENTER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pg电子音乐 > 新闻动态 > 罐 拍賣|東京中央春拍盛啟 翰墨吉金艺脉长流

罐 拍賣|東京中央春拍盛啟 翰墨吉金艺脉长流

发布日期:2025-07-06 00:36    点击次数:140

罐子藝術網 2025年02月28日 17:31 北京

點擊上方「罐子藝術網」關注我們⬆

图片

图片

東京中央2025年3月春拍全面啟幕,拍賣將於3月3-8日在東京藝術空間舉辦。此次拍賣將呈獻多個特色專場,其中包括「京都某寺院重要舊藏同一專場」、「雙石奇緣吳昌碩齊白石書畫專場」、「關西重要藏家舊藏同一專場」、「靜妙軒珍藏書畫」、「中國近現代書畫」、「中國古代書畫」、「古籍善本」、「一期一會·聽茶聞香」、「日本蒐儲青銅器専場」、「中國重要瓷器及藝術品」、「諸家藏田黃印石專場」、「日本篆刻家協會舊藏明清印章專場」、 「伊藤省風藏明清古硯專場」、 「歷代漆器珍品專場」等20餘個專場。《罐子藝術網》遴選本季拍賣會的重要佳構與名品,為讀者先賞。

中國近現代書畫

Lot 086

郭沫若(1892-1978)  萬木霜天紅爛漫

图片

水墨紙本 立軸   66.5 × 34cm 約2平尺

釋文:萬木霜天紅爛漫。

款織:菅沼不二男樣,郭沫若。

鈐印:郭沫若(白)

盒跋:菅沼不二男先生惠存,黑龍江省旅行遊覽事業管理局贈。

鈐印:中國哈爾濱松花江畫廊(朱)

來源:菅沼不二男氏珍藏。

JPY:300,000 - 500,000

RMB:14,400 - 24,000

雙石奇緣——吳昌碩齊白石書畫專場

Lot 093

吳昌碩(1844-1927)   秋色圖

图片

戊午(1918)年作

設色紙本 立軸   137.5 × 67.5cm 約8.4平尺

釋文:荒崖寂寞無俗情,老鞠獨得秋天清。登高一笑作重九,挹赤城霞餐落英。

款識:戊午孟陬,吳昌碩年七十有五。

鈐印:吳俊之印(白)、吳昌石(朱)、雄甲辰(朱)

出版:①《缶墨東遊—吳昌碩生誕一八〇周年記念展》,東京中央オークション,2024年,圖37。

②《吳昌碩生誕一八〇周年記念》,株式會社東京印社編集,2024年8月,頁57。

出展:①《吳昌碩生誕一八〇周年記念 及びその周辺作家の書畫作品展》,(會場)東京都美術館,(會期)2024年8月14日-21日。

②《吳昌碩生誕一八〇周年記念 及びその周辺作家の書畫作品展》,(會場)京都市京セラ美術館,(會期)2024年10月1日-6日。

注:王一亭題盒。

JPY:5,000,000 - 8,000,000

RMB:240,000 - 384,000

〈秋色圖〉是吳昌碩於1918年創作的佳作,時年75歲。作品中的彩菊紅黃相對,栩栩如生,與畫中另一元素——奇石相伴,整體呈現出秋天的清新與寧靜。吳昌碩平生最愛畫菊,並且以其畫菊的技巧獨具一格。畫中的彩菊不僅色澤鮮艷,形態飽滿,並且能與石頭的古樸質樸相映成趣,整幅畫作達到一種靜謐而凝重的氛圍。

在這幅〈秋色圖〉中,吳昌碩以篆籀之筆入畫,筆鋒遒勁且充滿韻味,將菊花的高潔與石頭的沉穩完美融合,形成了一種質樸中見優雅的畫風。這幅作品既有對秋天景色的表現,又深藏著畫家心中的情感寄託,無論是在筆法的運用上,還是色彩的搭配上,均顯示出他對自然的深刻體悟與對人生的哲理反思,是他晚期藝術創作中的一個經典之作。

墨緣東漸——京都某寺院重要舊藏同一專場

Lot 179

李堯夫(元)畫、一山一寧(1247-1317)題贊   布袋圖

图片

水墨紙本 立軸   68.5 × 31.5cm 約1.9平尺

鈐印:寄堂(朱)

題贊:滯貨貨不售,等人人不來。靠布袋冷坐,笑口為誰開。一山一寧拜手。鈐印:弌山(朱)

題盒:①布袋畫,贊辭寧弌山行書。

②布袋。寧一山贊,寄堂筆。(盒內)昭和五十五年十一月田山方南題之。

來源:京都某寺院同一舊藏

注:附京都國立博物館出品預證書

著錄:①《看聞日記》,伏見宮貞成親王,15世紀。

②《探幽縮圖 一橋德川家藏本》,狩野探幽,17世紀。

③《古畫備考 卷十六 朝岡自筆寫本》,朝岡興禎,約1850年。

④《古畫備考 卷五》,朝岡興禎編,太田謹増訂,弘文館,1903年,頁539-541。

⑤《水墨美術大系 第五卷 可翁・默庵・明兆》,田中一松編,講談社,1978年,頁44。

JPY:3,000,000 - 5,000,000

RMB:144,000 - 240,000

東京中央去年11月香港秋拍之時,曾推出幽玄齋舊藏佛畫專場,嘗試從中日佛教藝術交流史的角度,為藏友們提供一個新的看畫和收藏思路,在市場上取得了良好的回饋。此次十五周年東京春拍,我們想在這個主題上作進一步的發掘,以「墨緣東漸」為題,與諸位一同探索浙江的禪宗繪畫,在日本京都的傳承和產生的影響。此專場中的14件重要作品均出自京都某重要寺院的秘藏,既涵蓋了如〈後唐 敦煌無量壽佛坐像〉、〈傳梁楷 商山四皓圖團扇〉等從中國傳入的古跡,亦有〈清涼國師像〉、〈阿闍梨 元三大師圖〉這樣來自中國、或是承襲自中國圖式的高僧頂相。以〈李堯夫畫 一山一寧題贊 布袋圖〉為代表,這些作品大都以典型的鐮倉-室町時代「詩畫軸」形制傳世,不但畫上有名僧題贊,藏盒中亦多附由當時書畫大家所揮毫的鑒定「極札」,呈現出完整的時代脈絡。藉由這些市場首現、流傳有序的作品,誠期諸位元專家藏友能從中一窺中國宋元古畫在日本的波瀾印記,對這段時期的中日美術交流產生新的靈感見解。

中國古代書畫

Lot 200

趙之謙(1829-1884) 

行書作詩如噉蔗詩、 秋菊圖團扇雙挖

图片

立軸   

①24.5 × 25cm 約0.6平尺 金箋水墨絹本

②24.5 × 25cm 約0.6平尺 設色絹本

釋文:作詩如噉蔗,節節耐咀嚼,著味在鹹酸,太過反作惡,希音越以長,太璞完不鑿,善聽非耳爭,善觀非目索,關彼支遁愚,騎折階前鶴。

款識:書:易軒詩,為子勳五兄大人屬書,撝叔趙之謙。

鈐印:趙之謙印(白)

畫:子勳世仁兄大人正,趙之謙。

鈐印:趙之謙印(白)

出版:①《趙之謙作品選》,小林鬥盦編,東方書店,1990年,頁70、176,圖27、108。

②《中國明清書畫展》,玉石會,2003年,頁91。

③《日本藏趙之謙金石書畫精選》,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頁152、317。

出展:<中國明清書畫展>,玉石會,東京セントラル美術館,2003年10月14-19日。

JPY:3,000,000 - 5,000,000

RMB:144,000 - 240,000

Lot 220

董其昌(1555-1636)    行書「遊善權洞」詩

图片

水墨綾本 立軸   148.5 × 46.5cm 約6.2平尺

釋文:石徑幽無際,金堂永不扄,丹臺猶偃月,仙掌故捫雲,跨鯉探瑤笈,然犀遁水靈,如聞淙響外,歷歷演黃庭。

款識:游善權洞作,董其昌。

鈐印:玄宰(白)、大宗伯印(白)、玄賞齋(白)

鑒藏印:怡親王寶(朱)、明善堂覽書畫印記(白)、盛昇頤印(白)

題簽:董其昌墨寶真跡。

出版:①《日本美術全史 下巻 (安土桃山-現代)》,今泉篤男等編,美術出版社,1960,頁290、567,圖639。

②《中國明清書道展》展覽目錄,日本BSN新潟美術館,1969,頁4,圖6。

③《日本美術全史5 (江戸時代II)》,今泉篤男等編,美術出版社,1969,頁145、248,圖233。

④《明清の書 上》,日本書藝院,1976。

⑤《高邁—明代書畫名家收藏展》,三圭社發行,2018,頁158,圖65。

出展:①〈中國明清書道展〉,日本BSN新潟美術館,1969年1月。

②〈明清の書展〉,日本書藝院,大阪市立美術館,1976年4月8-23日。

③〈高邁—明代書畫名家收藏展〉,京都市美術館,隨風會主催,2018年4月4-8日。

來源:怡親王弘曉(1722 - 1778)舊藏

注:此軸爲宮廷裱裝

JPY:12,000,000 - 18,000,000

RMB:576,000 - 864,000

Lot 242

陸治(1496-1576)   赤壁圖卷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

手卷

引首:28 × 116cm 約 2.9 平尺 灑金水墨紙本

畫心:23 × 110cm 約 2.3 平尺 設色紙本

跋 1:25 × 105cm 約 2.4 平尺 水墨紙本

跋 2:25 × 139cm 約 3.1 平尺 水墨紙本

跋 3:25 × 128.5cm 約 2.9 平尺 水墨紙本

全長:29 × 642cm 約 16.8 平尺

引首:赤壁遊。幻海書。鈐印:周氏公瑕(白)、群玉山樵

(朱)、江左(朱)

款識:包山陸治製。

鈐印:包山子(白)、陸氏叔平(白)

鑒藏印:坤德大(朱)、虞琴收藏書畫(朱)、瘦仙審定真蹟(朱)、彭城觀瀾閣藏(朱)、虞琴秘笈(朱)、 金瘦仙父青箱長物(朱)、徽水審定(朱)、虞琴審定(白)、 瘦仙鑒藏(朱)、觀瀾閣(白)、金望喬瘦仙父考藏金石 書籍書畫鈐記(白)

題跋:①赤壁崔嵬木葉稀,秋風乍起鱖魚肥,扁舟夜半歸來晚, 惟有江東一鶴飛。山高月小水痕收,二客相從夜汎舟,此際雄心無限思,一聲孤鶴滿江秋。文徵明。鈐印:文徵明印(白)、衡山(朱)

②潮落江心月滿天,周郎遺跡竟茫然,清風夜鶴歸何處,時見東坡載酒船。嘉靖辛亥秋八月既望,酉室王榖祥。鈐印:王祿之印(白)、酉室(朱)

③周郎勳業大江東,蘇子文章貫白虹,何似江風與山月,幽情清思古今同。雅宜山人王寵題於石湖草堂。鈐印:王寵之印(白)、雅宜山人(白)

④黃雲磅礴排天招,午日栗烈凝霜痕,丹潦鳩盤面自溢, 相傳阿瞞曾褫魂,百萬健兒號繁冤,至今夜夜聲哀猿,臥龍先生玩孩抱,公瑾癡癡尋懊惱,功名何處數周郎,東風不自周郎造,君不見長江千載漫浩浩,孫劉魏晉存何寶,惟憶東山月一過,蘇髯兩度疏懷抱。赤壁懷古,雲曉王先生句也,庚子晚春,書似章侯社兄,吳雷煥。鈐印:吳雷煥印(朱)、蒼浮父(白)

⑤赤壁賦全文(略)。庚子暮春前一日雨窗,滌研為章侯弟書,復葊曉道人旦。鈐印:王旦之印(白)、雲曉 (朱)、復菴(朱)

出版:《高邁——明代書畫名家收藏展》,三圭社發行,2018,頁116,圖48。

出展:〈高邁——明代書畫名家收藏展〉,京都市美術館,隨風會主催,2018年4月4-8日。

JPY:15,000,000 - 25,000,000

RMB:720,000 - 1,200,000

江流有聲 水光接天 ——陸治〈赤壁圖卷〉

赤壁峻崖,位長江漢水之緣。清波悠悠,蒼煙漫漫。遙望江水如鏡,或蜿蜒流淌,山色交映,或氣勢狂湧,奔流浩蕩。升清質之悠悠,降澄輝之藹藹。是自古及今,無數文人墨客流連行吟,繪卷臥遊,能借蘇軾、文徵明諸家揮毫而就的浪漫宏作,遙接古韻,神往心馳。

徐展是卷〈赤壁圖卷〉,我們的內心正會爲這種情懷所環繞。陸治為我們呈現的吳門青綠,筆致松秀,改其方硬整飭而舒朗空明。但見畫面中央的絕壁平台上,一名文士策杖獨立,下俯深流,儼然如蘇軾賦文所記:撥開蓬亂的草木,穿過盤曲的古樹,終於登上崖頂;忽而「劃然長嘯」,周身「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轉而觸景發興「悄然而悲,肅然而恐」。這一系列奇譎的景物、萬籟的聲響、不可名狀的情感轉變,被畫家捕捉、定格,然後以一片開闊的水面、月光浮動的山崖收束,由此連通了北宋末年那個朦朧的月夜,也喚起了我們對文徵明以筆為舟,畫航赤壁的圖像和文字記憶。

陸治的這段赤壁圖末,接者正是他老師文徵明的暢神之書。這些珠璣落筆明潔,點畫姿媚,無疑是其書法盛期的精品。他會如此寄情赤壁,或亦離不開家藏蘇軾墨書《赤壁賦》的影響,故名跡在側,晨昏相伴,關於它的一切不免往來於胸中。

衡山之後,有其晚生王谷祥、王寵的跋文。縱覽三篇聯袂墨跡,氣意相輔,一勢貫通。而在他們各色姿態的灑脫筆致下,在他們精細入微的勾折變換中,我們還可以品味到屬於吳門的傳承脈絡。恰如東坡賦文吟詠的主題,衡山書「山高月小水痕收」,祿之書「潮落江心月滿天」,履仁書「何似江風與山月」,這些「月」字行運相異,但又同出一門,好似古往今來人們對於赤壁的理解與領悟。他們的神采,也延續在了卷前吳門周天球引首,以及後續清時名士吳雷煥、王旦跋文的字裡行間之中。

如是名卷,故當引藏家巨擎趨之若鶩,珍視如金。卷上可見道光間鑒藏大家觀瀾閣金望喬所鈐六枚藏印,以證其惜愛之意。至近代又得海上名家姚虞琴審定秘藏。再展至卷尾,恍顯裱裝之時添附的長幅紅筋羅紋,仿彿此意延綿,待後人寶藏而績之。

Lot 248

朱德潤(1294-1365)   雪溪清興圖

图片

設色紙本 立軸   108 × 55cm 約5.3平尺

款識:德潤。

鑒藏印:乾隆御覽之寶(朱)、乾隆心賞(白)、三希堂精鑒璽(朱)、宜子孫(朱)、茞林審定(朱)、石渠寶笈(朱)、容谷之印(朱)、仲京(朱)

乾隆御題:水閣俯溪隈,漁船近閣來,買魚供客醼,沽酒恰僮迴,莫作王家棹,還嗤黨氏杯,漫天吟玉興,雕琢豈須材。癸巳仲冬,御題。

鈐印:幾暇怡情(白)、得佳趣(白)

題簽:朱澤民雪溪軸紙本,退庵題跋。朱德潤,字澤民,睢陽人,遷居崑山,趙文敏極重之薦為編修授鎮東行中書省儒學提舉,旋退居吳中杜門讀書三十年,會江淮用兵起為參謀攝守長興,招徠有法尋以病免。此幅蒼潤清逸奄有雲林子久之長,楮墨雖黯神采具足,上方有乾隆癸巳仲冬純廟御題五律一首益增聲價,當永為藝苑瑰珍矣, 坿拙詩雲:墨痕沁入凍雲低,一櫂山陰雪滿溪,妙合倪黃成一手,如何名靳四家齋。此畫今為積學齋鑒藏。因撿梁茞林中丞題跋,命毓東備錄之,時丁未四月。

鈐印:紫來(朱)

著錄:①《御製詩四集》卷十,清高宗撰,葉14。

②《退庵所藏金石書畫跋》卷十三,梁章钜撰,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自刻本,葉14。

③《歷代著錄畫目》,福開森(John Ferguson)編,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版,民國二十二年(1933)初版,人民美術出版社1993年再版,頁168。

④《中國書畫全書》第九冊,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2000年,頁1077。

出版:①《平等閣藏中國名畫集》,狄葆賢撰,清宣統元年(1909)套色珂羅版。

②《中國名畫》第十六集,上海有正書局,民國十二年(1923),頁2。

③《支那南畫大成》卷九,興文社,昭和十至十一年(1935-36),頁1313。

④《歷代名畫大觀 山水軸》,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頁52。

JPY:30,000,000 - 50,000,000

RMB:1,440,000 - 2,400,000

Lot 290

八大山人(1626-1705)   潑墨花卉

图片

水墨紙本 立軸   22.5 × 56cm 約1.1平尺

款識:八大山人畫。

鈐印:八大山人(朱)

鑒藏印:藏之大千(朱)、大風堂(朱)

注:著名畫家張大千(1899-1983)舊藏

JPY:1,500,000 - 2,500,000

RMB:72,000 - 120,000

觀道釋光華—佛畫墨跡專場

Lot 377

光明皇后(701-760)   御願經《深密解脫經序品第一》

图片

染黃紙  手卷   26 × 742cm 約17.4平尺

來源:日本藏書家、漢學家神田信醇(1854-1918)舊藏

JPY:5,000,000 - 8,000,000

RMB:240,000 - 384,000

一期一會 · 聽茶聞香

Lot 499

四世藏六   純銀饕餮紋純金摘鳳首盉式壺(共箱)

图片

H 19cm 1070g

底款:四世藏六

箱款:純銀竜紋鳳首盉式湯瓶純金摘み

       昭和己亥初冬應需平安蔵六造

       純銀目量弐八五匁也 純金目量參匁也

JPY:1,500,000 - 2,500,000

RMB:72,000 - 120,000

漆彩芳華——歷代漆器珍品專場

Lot 531

明永樂   剔紅黃地纏枝蓮紋盤

图片

底款:大明宣徳年製

H 4cm; D 28.5cm

JPY:8,000,000 - 12,000,000

RMB:384,000 - 576,000

來源:壺中居舊藏

此盤為日本著名古董商店「壺中居」舊藏。壺中居創立於明治時期,專營中國古代藝術品,以其卓越的鑑賞眼光與嚴格的品控聞名於世。其創始人廣田松繁與日本各界名流交往密切,曾為東京國立博物館、出光美術館等機構提供重要藏品。壺中居的收藏多為流傳有序的精品,此盤能入其珍藏,足見其藝術價值與歷史地位。

綜觀此盤,其紋飾華麗而不失雅致,工藝精湛而蘊含深意,既是永樂時期宮廷漆器之代表作,亦是宣德款識之珍貴例證。其流傳有序,曾為壺中居舊藏,更添其歷史價值。此盤不僅是漆器藝術之巔峰之作,更是中日文化交流之見證,堪稱「以器載史」之典範,於茶席陳設可增雅趣,於案頭賞鑑則可窺見明代宮廷藝術之輝煌。此盤集藝術性、歷史性與文化性於一體,堪稱漆器收藏中的瑰寶。

關西重要藏家舊藏同一收藏

Lot 572

清乾隆   紫檀淺浮雕江崖海水龍紋四方寶匣

图片

L 13.2cm; W 13.1cm; H 13.8cm

JPY:300,000 - 500,000

RMB:14,400 - 24,000

來源:關西重要藏家舊藏

注:與中國書畫  Lot029-032為同一來源

窯火傳臻—中國歴代雅瓷專場

Lot 637

清雍正   茶葉末釉鸚鵡耳扁壺

图片

底款:雍正年製

H 23.2cm

JPY:6,000,000 - 9,000,000

RMB:288,000 - 432,000

來源:釜鳴庵舊藏

參閱:奈良國立博物館藏 戰國~前漢 青銅刻畫山獸紋扁壺

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藏 清雍正 茶葉末釉扁壺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雍正 粉青釉鸚鵡耳扁瓶

Christie's New York 2011年3月Lot1147 清乾隆 霽藍釉鸚鵡耳扁瓶

注:本拍品與Lot709商青銅犧首饕餮虺龍紋尊為同一來源

雍正皇帝學養深醇,眼光極高,追求器物的至善至美,對御用顔色釉情有獨鍾,燒造出一批胎土細膩,體現宮廷藝術雅、秀、精、巧的高貴氣質的顔色釉瓷器。查閱《清宮檔案》,雍正顔色釉品種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可見雍正皇帝對顔色釉瓷器偏愛有加,故可以說雍正一朝是單色釉發展最爲極致的時期。作爲單色釉中極爲重要及特殊的茶葉末釉,學名稱「廠官釉」,由於其結晶和色調不同而分別被稱作,鱔魚黃、蟹甲青、蛇皮綠、茶葉末等等。雍正,乾隆兩朝最爲所重,成爲宮廷秘釉,僅供皇室珍賞。《南窯筆記》載「: ( 廠官窯) 其色有鱔魚黃、油綠、紫金諸色,出自直隸廠窯所燒, 故名。多缸、缽之類, 釉澤蒼古,配合諸窯另成一家。今仿造者用紫金雜釉,白土配合,勝於舊窯」。清代寂園叟《陶雅》載:「茶葉末以滋潤,鮮明,活潑,三者為貴矣。嬌嬈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笵為瓶,最養目」。雍正茶葉末從釉色上看最具魅力,釉面細膩,色澤幽靜勻潤,顔色多變,釉色多偏黃,有茶無末,稱「鱔魚皮」。雍正時期廠官釉器物種類多樣,有花瓶,碗等實用觀賞器,也有水盂,水洗等各種文房用器,本件扁壺便是賞瓶中的經典一例,此壺形製依循漢代古青銅器及陶器風格製作而成,典雅簡樸,造型新穎,極爲少見。

吉金述古—日本蒐儲青銅器専場

Lot 709

商   青銅犧首饕餮虺龍紋尊

图片

图片

銘文:丁冉(族徽)

H 30.3cm; D 29.2cm

JPY:20,000,000 - 40,000,000

RMB:960,000 - 1,920,000

來源:1. 大阪 淺野楳吉舊藏

2. 松下幸之助遞藏

3. 京都 善田昌運堂善田喜一郎遞藏 4. 釜鳴菴遞蔵

出版:《日本蒐儲支那古銅精華 二》 內藤乾吉署 梅原末治編集,

山中商會發行,1960 年,No.124。

注:本拍品與lot 637清雍正 茶葉末釉鸚鵡耳扁壺 為同一來源

本尊青銅鑄造,喇叭形闊口,寬肩,深腹,高圈足,足微外撇。器物整體銅色棕紅古樸,器表鏽色青翠,斑駁 自然,內外一致。器表自上而下飾蕉葉紋,迴紋,夔龍紋,獸首紋,饕餮紋等,周身鑄五道出戟,將器身等分六份, 紋飾呈對稱陳列,諸多紋飾相互搭配,相互呼應,線條繁複而有序,紋樣莊嚴而大氣。器內有「丁 冉(族徽)」銘 文,字口清晰。整體器型敦實,端莊周正,是商代典型的大型禮器。器物外配雙層桐木盒,外盒塗漆,盒蓋有紅漆 所書「殷 銅饕餮虺龍文尊」器名,另有畫押,為舊藏者善田喜一郎所書;內盒原木所製,盒蓋上有梅原末治書「犧 首饕餮虺龍紋尊 傳河南省安陽殷墓出土雙器之一」 蓋銘。另貼有「釜鳴菴」朱紋印簽。器物下配紫檀雕夔鳳紋 鏤空座,為清代所製原物。

此器收錄於日本著名考古學家,中國青銅器研究學者梅原末治於昭和三十五年所編著的大型青銅器叢書《日本蒐儲支那古銅精華 二》之中,編號為一二四。梅原末治(1893 年-1983 年)日本著名的東洋考古學家,東洋考古學基礎的先驅人物,日本青銅器研究領域的第一人。他出版了多部關於青銅器的權威著作,其中《日本蒐儲支那古銅精華》尤為代表性,此書由山中商會出版,收錄了他對中國青銅器的精深研究成果。根據書中記載,此器最早為大阪著名古銅器,陶瓷器收藏家,古美術商,大阪竹石山房創辦人淺野楳吉舊藏。後由日本著名實業家,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遞藏。另根據桐木箱上所載資訊,此器後由日本知名古董商,收藏家,京都老字號「善田昌運堂」創始人善田喜一郎遞藏。

Lot 710

西周   青銅饕餮紋尊

图片

图片

銘文:山(象形族徽) 父丁

H 34.5cm; D 22.3cm

JPY:5,000,000 - 8,000,000

RMB:240,000 - 384,000

來源:川合定治郎舊藏

出版:《日本蒐儲支那古銅精華 二》梅原末治編集,山中商會發行,1960 年,No.140。

古玩珍蔵

Lot 725

清乾隆   白玉雕饕餮紋活環耳龍鈕蓋瓶

图片

底款:乾隆年製

L 6cm; W 12.5cm; H 24.5cm

JPY:5,000,000 - 8,000,000

Lot 749

明   銅鎏金無量壽佛坐像

图片

H 32cm

JPY:4,000,000 - 6,000,000

RMB:192,000 - 288,000

石帝聚珍——諸家藏田黃印石專場

Lot 783

清中期   田黃太獅少獅鈕印

图片

印文:長留天地間

L 3.8cm; W 3.8cm; H 8cm 重 207g

JPY:3,000,000 - 5,000,000 

RMB:144,000 - 240,000

出版:《文房聚珍》東京中央オークション編輯,三圭社出版發行,2017年4月,第14,15頁。

出展:《文房聚珍》京都市立美術館別館,隨風會主辦,2017年4月26-30日,第2號。

《CANS ART NEWS》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